也談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論壇里一直不乏攻擊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聲音。這些人很清楚,剩余價值理論是馬克思整個經濟理論的基石,駁倒了剩余價值理論,馬克思理論也就坍塌了。 這里首先從說明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入手,來看看過些人是多么的無知和異想天開。 馬克思把資本及由此產生的剩余價值定義為:資本就是“為了貴賣而買”的“貨幣”。資本的總公式是“G(‘原預付貨幣額’)—W(原預付貨幣額購買的商品)—G’(‘原預付貨幣額加上一個增殖額’)”,“我(馬克思)把這個增殖額或超過原價值的余額叫做剩余價值!保ā顿Y本論》第一卷第172-177頁 )“作為資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資本!薄岸Y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獲取剩余價值”(同上第260頁)!笆S鄡r值的生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決定性的目的”(同上第257頁)。 假定一個資本家用100元的預付資本購買生產資料(假定用了80元)和勞動力(假定用了20元),然后使用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生產出了產品,在市場上賣出120元,他獲得的剩余價值就是20元。這個超過原預付貨幣額的余額就是剩余價值。 知道了什么是剩余價值,我們再來看剩余價值是怎樣生產出來的,由誰生產出來的。 從表面上看,剩余價值是資本的產物,是資本家使用資本進行生產的結果,即是資本家使用他購買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進行生產的結果,或者按某些人的說法,是資本家把歸他所有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組織起來進行生產的勞動創造的,是資本家的勞動創造的,剩余價值是資本家勞動的報酬。但是這種說法有一個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釋的問題,當資本家在雇傭經理人從事生產管理時,他根本不參加勞動,他所謂的勞動完全由他雇傭的經理人替代,但為什么依然在獲取剩余價值呢?可見剩余價值與資本家是否勞動毫無關系,也根本不是資本家的勞動所得,剩余價值只是一種不勞而獲的東西。按照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資本家按照等量價值購買生產資料,購買勞動力,付給他雇傭的經理人等價的工資,他怎么還是獲得了一個他毫無付出的剩余價值呢?他所無償獲取的這個剩余價值是從哪里得到的呢?唯一的解釋只能是,這個剩余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但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而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只是把自己原來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生產過程不會讓它增加一個子的價值,因此剩余價值就只能是雇傭勞動者創造的。資本家從他雇傭的經理人和其他勞動者身上榨取了剩余價值。資本家按等價原則購買了勞動力,但在使用勞動力時,讓勞動力的勞動創造了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剩余價值。 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不是無知的人隨意就能駁倒的。一百多年來,所有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都在反對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但除了在反對剩余價值論的同時反對勞動價值論的所謂效用價值論,在反對剩余價值論又堅持勞動價值論的人中,沒有人能動搖馬克思的剩余價值論。
|